识百科是一个专注于有价值的生活百科知识分享,提供精准知识问答,各种百科小知识,生活常识问答。 识百科
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生活知识 >

乙肝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,如何有效远离乙型肝炎

生活知识 2025-02-25 21:30:16
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、母婴传播和性传播,了解这些方式可以帮助我们采取有效预防措施,降低感染风险。接种乙肝疫苗、避免高危行为以及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乙肝的关键。

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,全球约有2.57亿慢性乙肝感染者,我国也有不少乙肝患者。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十分关键,能帮助我们有效预防感染,还能让我们正确对待乙肝患者。下面,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乙肝的传播方式。

乙肝怎么传播

1.血液传播

乙肝病毒存在于患者血液中,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,使用未经严格消毒、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,如注射器、针灸针等,都可能导致病毒进入健康人体内,引发感染。此外,与乙肝患者共用牙刷、剃须刀等可能造成皮肤黏膜微小破损的个人物品,也有血液传播风险。

2.母婴传播

乙肝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,如何有效远离乙型肝炎

如果母亲是乙肝患者,在怀孕、分娩及产后哺乳过程中,都有可能将病毒传给孩子。怀孕时,病毒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;分娩时,胎儿经过产道接触到含有病毒的母血和分泌物;产后哺乳,若母亲乳头破裂出血,婴儿也可能因吸食乳汁而感染。

3.性传播

乙肝病毒可存在于精液、阴道分泌物中。与乙肝患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时,病毒可通过破损的黏膜或皮肤进入另一方体内。性伴侣越多,感染乙肝的风险越高,正确使用安全套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传播几率。

如何预防乙肝

1.接种乙肝疫苗

这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。乙肝疫苗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,当乙肝病毒入侵时,抗体就能发挥作用,将其清除。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,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的人群也应尽早补种。

2.避免高危行为

不随意输血,如需输血,要确保血液及血制品经过严格筛查,避免使用来源不明的血液。不去不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侵入性操作,如纹身、洗牙、拔牙等,这些场所的器械若消毒不彻底,易传播乙肝病毒。

3.做好个人防护

乙肝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,如何有效远离乙型肝炎

日常生活中,不与他人共用牙刷、剃须刀、刮眉刀等个人物品,减少因血液接触导致的感染风险。在性生活中,正确使用安全套,既能避孕,又能预防乙肝等性传播疾病。

4.母婴阻断

乙肝女性在怀孕前应咨询医生,评估病情。孕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,可降低母婴传播风险。婴儿出生后,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,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。

5.定期体检

定期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,了解自身乙肝抗体情况。若抗体滴度较低,应及时补种乙肝疫苗,增强免疫力。对乙肝患者,定期体检能监测病情变化,以便及时治疗。

乙肝虽然具有传染性,但只要我们了解其传播途径,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,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,积极接种疫苗,避免高危行为。同时,要消除对乙肝患者的歧视,给予他们理解和关爱。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,用科学守护健康,远离乙肝威胁,共同创造一个健康、和谐的生活环境。